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多重因素挑戰,中國制造穩步向前——2023年,穩增長政策“組合拳”有力有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較2022年提升1個百分點,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
工業是大國根基,穩住工業,是穩住經濟大盤的關鍵之舉。2023年,我國推出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出臺十個重點工業行業穩增長方案,著力穩工業,激發工業發展內生動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表示,2023年我國工業經濟總體呈現回升向好態勢,信息通信業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工業生產企穩加快
重點行業生產整體向好,十大重點行業平均增速超5%。電氣機械器材、汽車等行業生產實現兩位數增長,鋼鐵、有色、石化等傳統行業復蘇加快,電子行業全年增長3.4%。
多數省份工業經濟穩定恢復
各地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絕大部分省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省份增長面較2022年增長近20%。
工業投資穩中有進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速自2023年8月以來呈加快態勢,汽車、電氣機械器材、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工業經濟持續發展后勁充足。
企業效益穩步回升
截至2023年11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連續5個月回升,利潤連續4個月實現正增長,為企業擴大創新投入和再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市場預期穩中向好
截至2023年11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48.3萬戶,較2022年底增加3.2萬戶,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自2023年10月連續3個月上升,制造業企業發展信心穩定恢復。
辛國斌說,2024年,工業經濟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但我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等優勢,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將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積極應對內外部風險挑戰,鞏固增強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進工業、通信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工信部、新華社、人民日報
- 上一篇:中國首臺!打破100%進口依賴
- 下一篇:多地2023年外貿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