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d id="5mb9s"><big id="5mb9s"></big></dd>
    2. <th id="5mb9s"><pre id="5mb9s"></pre></th>

        1. <dd id="5mb9s"><pre id="5mb9s"></pre></dd>
          <nav id="5mb9s"></nav>
          1. EN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資訊>行業新聞

            說起“碳中和”這個詞,大家肯定不陌生,去年9月,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會力爭在2030年之前達到碳排放峰值,并且努力爭取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自那之后,“碳達峰”、“碳中和”就成為在各大媒體上頻頻出現的熱詞。在上個月閉幕的兩會上,中國首度將 “碳中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并提出了以市場倒逼機制促進產業技術升級的指導方針。2021年也因此被稱為“碳中和元年”。

            什么是“碳中和”和“碳達峰”

            “碳” 即二氧化碳,“中和” 即正負相抵。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要達到碳中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特殊的方式去除溫室氣體,例如碳補償;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今年兩會上制定的指導方針就是通過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耗規模以及加大清潔能源體系建設力度兩方面舉措,來逐漸達成節能減排的目的。

            蘇美達達天下 | 碳中和、碳達峰

            在許多媒體報道中“碳中和” 和 “碳達峰” 總是一同出現,那么兩者有什么區別呢?

            自工業革命以來,隨著人類工業生產力的增加和人口增長帶來的高能耗,人類社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處于逐年增加的狀態。而 “碳達峰”,就是指的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繼續增加的那個拐點。當人類每年碳排放量出現由增到降的轉變時,就說明人類的碳排放已經達到峰值,走上逐步降低排放的道路。而上文所說的 “碳中和” 則要更進一步,不只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是要達到相對零排放,因此,從順序上來說,應該是先“達峰”,后“中和”。

            相關政策密集出臺

            在上個月閉幕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對碳減排提出了一些明確的目標和部署。在總體規劃目標要求基礎上,有關部門還要編制專門的碳達峰、碳減排“十四五”專項規劃。各省市也都圍繞這一目標,提出了各自的目標和措施,有些地區甚至明確提出了提前達峰的具體目標。多項政策密集發布,釋放出強烈信號,在數字化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背景下,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數字經濟等是重點方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將初步形成;在中國經濟新發展格局下,由“高碳能源”轉型到“綠色低碳能源”成為能源產業變革的必由之路。

            ▲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明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來源:2020年12月28日,工信部)

            ▲ 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提出:加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構建可持續的綠色發展體系。(2020年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

            ▲ 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要著力提高能源供給水平,加快風電光伏發展,穩步推進水電核電建設,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儲存能力,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進一步優化完善電網建設。(2020年12月22日,國家能源局)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作了新一輪總體部署。(2020年11月,國務院)

            ▲ 中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會首次提及“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2020年12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

            ▲ 《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指導意見》將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列為率先突破的重點。(2021年12月13,國務院)

            挑戰與機遇并存

            各項具體政策的出臺足以看出我國對于碳中和目標達成的決心,但是不可否認,中國面臨的碳排放挑戰巨大且具有難度。中國是人口大國、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出口大國,毫無疑問也是排放大國。中國的碳排放總量、單位GDP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都名列世界前茅,排放總量和人均排放量還在上升。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019年碳排放總量達98.25億噸,占世界總量的28.8%,這一比例超過中國的人口和GDP在世界的總量占比。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和消費需求升級,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和能源消費總量還會進一步提高。能源消費達峰與碳排放達峰關系密切,除非能源結構的顯著調整導致的碳減排效應能夠抵消能源消費增加帶來的碳排放增加效應。由此可見,即便是按期實現碳達峰,對中國來說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機遇:碳中和目標將推動中國制造業綠色轉型

            巨大的挑戰也伴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制造業綠色轉型正當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3月28日由中制智庫和保定市政府等八家單位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制造強國論壇上表示,轉型的關鍵點就在于技術的更新,具體而言,由傳統工業化發展方式轉向綠色發展方式,從根本上說要靠綠色技術推動,大規模、系統性地“換技術”。

            基于綠色技術的特點,有三個目標需要實現:高技術含量和生產率;少排放或者是零排放;培育有競爭力的低成本優勢。

            劉世錦介紹,在這個領域,中國有成功的案例,以光伏發電為例,在10年前,可能很少有人相信光伏發電能夠和傳統的燃煤發電競爭,但現在已經可以競爭了。在這10年間,中國的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80%以上,風力發電成本也降低了30%到40%?;跇I內的專家研究,光伏發電與燃煤發電的成本相比,可能今后幾年的成本相當于燃煤發電的一半左右。

            蘇美達達天下 | 光伏發電

            “我想強調綠色創新這個概念,以后某種意義上來講,把綠色創新作為全部創新的重要內容和前置環節。所有創新成果都應符合綠色發展的標準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以后的技術創新都應是綠色技術創新?!眲⑹厘\表示。

            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是國家“十四五”時期在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方面的主要目標任務。蘇美達將繼續堅守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拓寬業務邊界、開辟新市場,為實現全球綠色生態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后刪除

            圖片來源:攝圖網

            蘇美達國際技術貿易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3月,是蘇美達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0710)的核心骨干企業,隸屬于世界500強排名第281位、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你呢?

            融匯全球資源 共創美好未來

            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4006-979-616

            微信公眾號
            微信
            免费精品在线播放,亚洲精品另外在线,日韩精品11页无码视频,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