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現狀:出口額下滑,挑戰與機遇并存
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同比下降35.1%,這一數據無疑給光伏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2024第七屆中國國際光伏與儲能產業大會”上的介紹,盡管出口總額達到了259.3億美元,但“量增價減”的特點顯著,硅片和電池片的出口額比例下滑,而組件的出口額有所增長。特別是自第二季度開始,硅片出口量持續減少,或與東南亞地區電池產能利用率降低有關。
盡管面臨挑戰,光伏行業仍持樂觀態度。王勃華指出,裝機容量的增長預期和光伏成本的不斷降低,將持續促進全球光伏裝機容量的提升。預計到2029年,光伏發電的裝機量將超越水力發電,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新規發布:針對性強,引導產業升級
在光伏行業面臨挑戰之際,11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了《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和《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新規旨在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項目,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
業界專家及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新版《規范條件》針對性極強,不僅提高了技術門檻,還強調了知識產權保護、綠色發展及企業社會責任等多方面內容。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江華指出,雖然新規是引導性文件,但其科學引導作用不容忽視,符合條件的企業有望獲得相關政策支持。
新規亮點:提高門檻,推動綠色發展
新版《規范條件》在多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包括避免低水平重復擴張、提高技術指標、加強產品質量和知識產權等。其中,項目資本金比例統一提高至30%,釋放了避免單純追求規?;?、謹慎擴產的信號。同時,在工藝技術方面,新規結合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提高了相關產品技術指標,并增加了對N型電池、組件等產品相關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對N型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設定了標準,現有項目N型單晶硅電池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不低于25%,新建項目不低于26%。這一設定旨在引導企業科學標定效率,避免夸大宣傳。
此外,新規還強調了知識產權保護和綠色發展。光伏制造企業應具有核心專利,且近三年未出現侵權行為。同時,對產品高可靠、長壽命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工藝及材料質保期限從10年延長至12年。在綠色生產方面,新規增加了再生水使用率的要求,促進光伏制造行業整體能效的提升。
展望未來:新規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總體來看,新版《規范條件》的發布為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提高產業門檻、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等措施,新規有望推動光伏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方向轉型。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將激勵更多企業加大創新力度,共同推動行業擺脫同質化競爭實現健康發展。
在面臨出口額下滑等挑戰的背景下,新規的發布無疑為光伏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未來,隨著新規的深入實施和行業的不斷努力,中國光伏行業有望在全球市場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為實現“雙碳”目標和推動能源轉型作出更大貢獻。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