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召開11月份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通報工作情況。1—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97個,總投資9160億元,其中審批63個、核準34個,主要集中在高技術、能源、交通運輸等行業。
未來經濟運行有望延續回升向好的態勢
隨著各項政策特別是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見效,10月份以來,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回升向好態勢。從需求看,“兩重”(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發力,不斷釋放消費潛力、拉動投資增長。10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都有所加快,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同比增長11.2%,比上月加快9.6個百分點。
李超表示,隨著存量政策持續顯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實、政策組合效應不斷釋放,11月、12月經濟運行有望延續10月份以來回升向好的態勢。
展望2025年,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支撐因素依然較多。從發展動力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3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正在加快落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將持續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在深入實施,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正在融合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將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持續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從市場空間看,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還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有待釋放。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例,我國的整體城鎮化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據測算,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可以拉動萬億規模的新增投資需求和2000多億的消費需求。此外,節能降碳改造等領域也存在巨大的有效投資需求。數字、綠色等新型消費業態,以及養老、托育等“一老一小”服務消費需求仍然旺盛,產業鏈堵點卡點有望進一步打通,這些都將不斷催生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從政策支撐看,明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正在全面落地見效;同時,充足的政策空間和豐富的政策儲備,精準調控、逆周期調節等工具不斷完善,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斷提高,宏觀政策系統集成、精準發力,將有力支撐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以“兩新”政策激發新生活、新動能、新活力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兩新”)工作開展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強統籌協調,截至目前,已經推動各方面出臺實施細則近300項,持續發揮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努力以“兩新”政策激發品質新生活、產業新動能、市場新活力。李超從3個方面介紹了政策落實情況:
首先,更好地服務了群眾消費需要。消費品以舊換新包括汽車、家電、家居等3大類重點產品,發改委推動各地用好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實實在在地支持消費者對更優質、更智能、更環保產品的需求,實際操作中家電最高可補20%、汽車最高可補2萬元,家居方面,不少地方專門對適老化改造予以支持。
第二,加大助力產業轉型升級。設備更新政策聚焦工業、農業、建筑、教育、交通、文旅、醫療等7個重點領域,拿出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直接安排到項目,同時在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發布112項標準,支持企業開展工藝更新、數字賦能、綠色轉型,促進產業向“新”向“綠”發展,有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第三,支撐經濟回升向好?!皟尚隆闭邚墓┬鑳啥藚f同發力,一方面,支持企業通過“更新”增強產品迭代升級能力、更好滿足消費需求,同時,也支持居民通過“換新”增加消費、帶動企業投資擴產,從而推動投資消費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比如,前10個月全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6.1%,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
關于“兩新”政策下一步安排,一方面,發改委將開展加力支持“兩新”政策效果評估,總結延續好的經驗做法;另一方面,將研究提出未來繼續加大支持力度、擴大支持范圍的政策舉措,待履行相關程序后適時公開發布,持續以“兩新”政策推動群眾受益、企業獲利、經濟向好。
來源:中國網、建筑時報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