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要的外貿省份公布了2024年前11個月的進出口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出口貿易表現突出的10強省份中,共有5個省份在該期間內的進出口增長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分別是廣東、四川、江蘇、浙江和安徽,增長幅度分別為10%、8.7%、6.9%、6.9%和6.6%。
來源:攝圖網
作為最大的出口貿易省份,廣東前11個月的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了8.27萬億元人民幣,緊隨其后的是江蘇、浙江、上海和山東,它們的同期進出口規模分別達到了5.09萬億元、4.81萬億元、3.88萬億元和3.05萬億元。
從出口貿易的角度來看,安徽和浙江的增速尤為引人注目,分別達到了9.2%和9%,其中浙江的出口規模在全國排名第二。進口方面,四川和廣東的增長率分別達到了21.8%和12.6%,位列各外貿大省的前兩名,而上海、山東和福建則出現了負增長。
專家認為,這些出口貿易大省的良好表現與它們強大的制造業實體產業密切相關。當前,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帶來了新的熱點,如“新三樣”產品的熱度逐漸穩定下來,增速放緩,而集裝箱和船舶等傳統商品成為了新的出口亮點。面對未來一年的不確定性,企業需保持對外部需求的敏感度,同時增強自身產品的競爭力,并謹慎考慮海外投資,確保合作的互利共贏和安全穩定。
多省份的進出口規模達歷史同期新高點。盡管廣東的外貿總量保持穩定,但11月份的增速有所減緩。前11個月,廣東的進出口總額為8.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高于全國平均增速5.1個百分點,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0.8%。在這期間,出口貿易總額達到了5.37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7%;而進口方面,總額為2.9萬億元,同比增長率達到了12.6%。
專家指出,由于去年基數較高,今年前11個月廣東的外貿增速有所回落,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民營經濟對出口增長起到了支撐作用。此外,江蘇省的貨物貿易進出口也創下了歷史新高,達到5.09萬億元,同比增長6.9%,而浙江省的進出口總額同樣顯著增長了6.9%。
在上海,前11個月的外貿出現了減速,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同比增速分別為0.3%、3.4%和-1.8%。商務部研究院的研究員白明表示,產業結構向服務業轉變可能是導致上海外貿表現不如預期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貿易熱點正在發生變化,例如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的出口增速趨于平穩,而船舶和集裝箱等海運相關產品的出口量卻大幅上升。受訪專家建議企業應關注這些變化,并通過提升產品競爭力來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