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船舶運輸行業延續著平穩發展的態勢,在全球貿易與國內經濟復蘇的雙重推動下,展現出積極向好的局面,同時在綠色轉型、物流保障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貨運量來看,本月船舶運輸承載著各類物資的流轉,有力支持著經濟建設與民生保障。據不完全統計,本月我國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持續增長,部分港口同比增幅達 8%—10%,集裝箱吞吐量也保持穩定上升,顯示出船舶運輸需求的旺盛。
在物流保障方面,各港口與船運企業積極協作,提升運輸效率。以洋浦為例,2025 年一季度,洋浦港口貨物吞吐量計劃完成 1600 萬噸,同比增長 8.1%;集裝箱吞吐量計劃完成 50萬標箱,同比增長 5.8%;水運周轉量計劃完成 2720 億噸公里,同比增長 4%。洋浦交通運輸和港航局通過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不斷織密航線網絡,擴大港口對外影響力,推動港航物流持續發展。而在湖南,全省水運系統 2024 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23.36%,為船舶運輸提供了更完善的基礎設施,2025 年也定下完成投資 90 億元的目標,助力船舶運輸效率提升。
綠色船舶運輸成為本月行業焦點。綠色甲醇通過可再生能源生產,幾乎無碳排放,是航運業實現中長期減排目標的重要清潔燃料。上海港作為全國首個具備甲醇燃料 “船—船” 同步加注服務能力的港口,2025 年一季度已為 4 艘次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提供甲醇燃料加注,引領船舶運輸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不過,船舶運輸行業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部分航道受枯水期影響,水深不足,像長沙樞紐大壩上游壩前水位未達設計標準,導致湘江部分航道淺灘水深受限,影響船舶通行。3 月 5 - 10 日,因湘江株洲水域重點淺灘航道整治工程專項養護,湖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在株洲船閘下游水域勘察作業,期間實施臨時性封航交通管制,給船舶運輸帶來不便。為應對這些問題,各地積極行動,如省水運投株洲船閘采取 “白+黑” 分時通航模式,在 3 月 6 日當天開閘 8 次,通行船舶 28 艘,船舶通過量達 5.47 萬總噸,有效緩解運輸壓力。
總體而言,2025 年 3 月船舶運輸行業在貨物運輸量、物流保障和綠色發展方面亮點頻現。展望未來,隨著全球貿易的進一步復蘇以及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船舶運輸行業將持續在穩定中尋求創新與突破,不斷優化運輸服務,加速綠色轉型進程。
- 上一篇:首發經濟:引領商業變革的新引擎
- 下一篇:蘇美達攜多元優勢亮相廣交會,誠邀共創商機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