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貿易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政策變局,莫過于中美兩國圍繞“對等關稅”展開的激烈博弈與策略調整。這場始于4月的關稅交鋒,在5月迎來多重轉折:美國聯邦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越權。作為全球貿易體系的核心矛盾點,“對等關稅”正成為重塑國際經貿格局的關鍵變量。
圖片來源:攝圖網
對等關稅的合法性爭議與政策回擺
5月28日,美國紐約曼哈頓國際貿易法院作出里程碑式裁決,認定特朗普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貿易逆差國家加征“對等關稅”的行為超越憲法授權。這一判決直接叫停了特朗普4月2日簽署的“解放日關稅令”,該政策曾計劃對全球180多個國家統一加征10%基準關稅,并對中國等貿易伙伴實施更高稅率。
關稅調整背后的戰術博弈與戰略僵持
從4月2日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到5月14日中美同步宣布降稅,這場持續42天的關稅博弈充滿戲劇性轉折。中國在4月4日率先反制,將美國商品關稅提升至34%,隨后美國進一步將中國商品關稅推高至84%。這種極端博弈在5月10日日內瓦經貿會談后出現轉機,雙方經過五輪磋商,最終達成“91%商品類別取消加征關稅、9%敏感商品維持10%稅率”的階段性協議。這種“非對稱降稅”折射出雙方戰略考量——中國通過釋放善意緩解出口壓力,美國則借降稅遏制國內通脹,同時為2024年大選營造經濟改善預期。
企業層面的連鎖反應與應對策略
“對等關稅”調整對微觀經濟主體的影響已清晰顯現。以跨境電商為例,Temu平臺此前因美國取消小包關稅豁免,單件物流成本激增100%,此次降稅使其利潤率預期從-5%回升至8%。在制造業領域,寧德時代墨西哥工廠因關稅政策波動,已將北美市場供貨模式從“直接出口”調整為“本地生產+技術授權”,這種“輕資產出?!蹦J秸诠夥?、動力電池行業快速復制。
長期博弈格局與全球治理挑戰
盡管“對等關稅”戰火暫時平息,但中美結構性矛盾遠未解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仍維持對華14納米以下芯片50%的懲罰性關稅,歐盟同步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顯示發達國家正構建“技術封鎖+貿易壁壘”的雙重防線。
站在2025年5月的時點回望,“對等關稅”政策已從單純的貿易工具演變為全球治理博弈的縮影。美國法院的憲法裁決、中美關稅的同步下調、跨國企業的策略調整,共同勾勒出國際經貿秩序的重構軌跡。
- 上一篇:國際海運大變局
- 下一篇:設備更新,就來蘇美達達天下裝備展示廳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