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建議密切跟蹤國際形勢和疫情變化趨勢對工業經濟的影響,加強跨區域、跨部門協調,有效保障產業鏈的平穩運行。圍繞擴大制造業和紡織行業有效投資,加快十四五重大項目實施,大力推進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啟動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基礎改造、數字綠色改造項目,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加強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的協調與合作,推進產業與金融合作,支持制造業高質量企業的增長,鼓勵更合格企業上市,為資本市場引入越來越多的活水。
現下,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與制造深度融合、先進的傳感技術、數字設計制造、機器人和智能控制系統,帶動紡織行業研發設計、生產過程、企業管理,甚至用戶關系呈現智能變化趨勢,大規模定制和個性化定制日益成為主流制造范式、生產組織和社會分工到網絡、扁平、平臺、紡織行業形式發生深刻變化,突顯許多新的特點。
一是數字技術加快向紡織行業滲透擴展。新模式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供需時空匹配,降低了生產成本,釋放了巨大的消費潛力。以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智能技術,帶動了數字技術與紡織行業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人機智能制造模式、數字設計、智能生產、網絡協調、服務擴展等新的綜合發展模式。
二是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生態加速推進。迎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浪潮。工業互聯網對紡織企業的賦能、賦值、賦智效應越來越突出,正以新的方式登上紡織行業歷史舞臺。
三是數字技術賦能紡織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實時收集運行數據,加強數據分析和價值挖掘,實現準確預測需求、設備遠程監控和能耗管理、紡織企業技術精細管理、制造、物流等環節,可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實現節能減排和綠色生產。
這樣看來,紡織企業可以運用創新理念進行產業數字化轉型,以數據為基礎,通過數字、智能技術升級迭代生產設備和流程,實現過程控制和管理,優化企業管理決策的業務流程,使企業成本最低,經濟效益最大,盡可能節省人員運營,加快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利于抓住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建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也有利于有效對沖勞動力成本上升,激活創新生態,提高生產效率和企業利潤水平,帶動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率和動力變化,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來源:紡友網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后刪除
- 上一篇:不確定因素增多,紡織行業受影響
- 下一篇:工程機械行業2月動工數據信息繼續走強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