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深入實施十四五發展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一年,也是促進機械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優質發展的關鍵一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三大壓力:需求收縮、供給影響和預期不穩定。工業經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顯著增加,下行壓力增加。
近日,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了《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提出了18項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機械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本戰略產業,將認真落實。
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命脈,是建國的基礎,是強國的基礎。作為一個大國,機械工業關系到宏觀經濟的整體穩定、國防建設和國計民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機械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設備的同時,工業規模、設備能力、增值和營業收入占全國工業的20%以上,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2021年,機械工業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機械行業年增加值同比增長10%,分別高于國家工業和制造業0.4和0.2個百分點;營業收入26萬億元,同比增長15.6%;總利潤1.61萬億元,同比增長11.6%;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貿易順差達到314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機械工業的穩定發展為支持全國工業經濟的穩定復蘇和維護整體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是提高政治地位和思想認識。
全面辯證了解當前經濟形勢,準確把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基本路線,統一中央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重點關注中央決策部署,增強信心,保持決心,努力解決經濟風險,扭轉經濟衰退趨勢,建立新的發展模式,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堅定不移地做自己的事情。
二是加強行業監測調度。
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反映企業需求,提出政策建議,加強與機械工業上下游產業的對接合作,加強對影響產業鏈供應鏈流通的突出問題的協調響應。
三是全面落實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堅持實施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繼續推進科技創新,加強薄弱環節,加強薄弱環節,鍛造薄弱環節,提高能力,取得實際成果,促進穩定增長。加強與各專業領域的協調,努力培育多家專業新中小企業、專業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一冠軍企業,促進機械工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有序推進碳高峰碳中和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高端產品和先進設備,積極開拓新市場,不斷增強發展勢頭。
四是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優勢,加強對國際疫情和海外市場的預測和預警。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工業園區、自由貿易區等載體,加強國際交流與產能合作,促進雙向貿易投資,提高機械工業國際化水平。
來源:工信微報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后刪除
- 上一篇:重點工程機械工作迎來了活躍期
- 下一篇:2022年這些農業機械新標準即將實施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