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造紙行業現狀
一、市場集中度偏低,競爭激烈
我國造紙市場行業整體集中度偏低,導致企業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偏弱,未能形成可觀的規模效應;同時,企業還將在面對競爭對手的壓力,從而加深低集中度對企業盈利能力的抑制作用,拖累行業整體的良性發展;雖然隨著國家政策推動淘汰落后產能,紙行業的CR10已逐步上升到45.67%,但與美國造紙行業在經歷環保立法去產能及行業并購之后,CR10已經達到90%左右相比,仍有進一步提高空間(其中包裝紙CR4為30.25%,文化紙CR4為57.48%,生活用紙CR4為24.63%,相較于其它細分紙種,文化紙市場集中度較高);
我國造紙行業目前正處于行業去產能的中后期,環保立法會進一步淘汰行業落后產能,符合環保標準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開始擴產能,搶占市場份額,鞏固領先優勢,在形成護城河后便可受益于馬太效應。
二、林地資源匱乏,廢紙進口配額收緊,海外布局助力行業長期增長
由于我國林地面積匱乏,制漿的成本較其它國家高,紙漿木漿等嚴重依賴進口。造紙行業對原材料的需求較大,現有的木漿、廢紙產量遠遠不能滿足我國造紙行業的原材料需求:木漿的市場飽和度甚至低于40%,廢紙市場飽和度也只有70%左右。因此,原材料供不應求使得中游造紙企業利潤空間受擠壓;
2020年前七批進口外廢審批額度共計457萬噸,較2019年前七批同比減少 44.55%;預計全年核發約500-600萬噸(2019年產約1036萬噸),審批量繼續減半,2021年將為零;境外廢紙配額逐步收緊對于原材料嚴重短缺的造紙行業造成一定沖擊,同時還帶動原材料單價上升,因此主要依靠境外廢紙生產的企業收到雙重打擊;國內細分龍頭企業已經意識到上游資源稀缺引發的抑制作用,并已開始嘗試上游資源的布局。
三、市場供過于求,議價能力較弱
作為需求導向型的行業,供需關系直接決定市場參與者在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根據數據統計中國造紙行業市場飽和度(產量/需求量),除包裝用紙中的箱板紙外,其他紙種的市場飽和度都在100%以上,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表明中國的造紙行業在與下游的議價博弈中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隨著行業落后中小產能的進一步被淘汰,行業集中度提升,造紙行業與下游的議價能力有望在現有基礎之上得到改善。
文化用紙市場現狀
按照原材料性質的不同,紙類產品可分為廢紙系、木漿系兩大類。廢紙系包括箱板紙、瓦楞原紙、白板紙等紙品;木漿系紙品包括文化紙、白卡紙、生活用紙等紙品,其中文化紙主要包括銅版紙、雙膠紙、輕涂紙和新聞紙等種類;
下游需求
文化紙下游需求主要為教材、輔導書、圖書、期刊為主,需求較為穩定,對宏觀經濟敏感度較低;根據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19年雙膠紙下游需求90%由圖書貢獻,2010年至2019年圖書印刷冊數復合增速為4%,2019年達到約100億冊,同比增長約2%;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教材輔導書印刷推遲,下游需求疲弱,紙價出現大幅下跌,處于2016年來的歷史底部;紙廠庫存高企,達到歷史頂峰;但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紙廠庫存松動下行;從近期貿易商、紙廠大范圍提價判斷,前端渠道庫存降低,出貨壓力減弱。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本文資料來源:互聯網、華創證券和銀河證券研報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有侵權告知后刪除
- 上一篇:我國銅加工行業現狀和投資機會簡析
- 下一篇:最嚴禁塑令下的塑代材料發展機遇分析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