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航運市場迎來劇烈波動,四大航運巨頭MSC、馬士基、赫伯羅特及達飛航運相繼宣布自4月起大幅上調海運價格,部分熱門航線漲幅突破70%。其中,MSC遠東至北歐航線的20尺柜運費飆升至5040美元,40尺柜更是達到6300美元;馬士基遠東至地中海航線的20尺柜價格同步漲至5040美元,40尺柜與之持平。赫伯羅特的亞洲至北歐及地中海航線也全面調漲干箱、高柜及冷藏箱運費,達飛與中遠海運則針對亞洲至北歐、遠東至美加航線,每標箱(FEU)運費上調1000-2000美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
多重因素推升海運價格
此次海運價格暴漲背后,三大核心因素相互交織:
其一,有地緣政治與航道風險等風險。紅海局勢緊張導致胡塞武裝頻繁襲擊,迫使大量貨輪繞道好望角,航程延長10-14天,運輸成本陡增。疊加南非港口擁堵及惡劣天氣影響,船期延誤進一步推高運營壓力。
其二,需求回暖與旺季備貨需求激增。美線貨量顯著回升,洛杉磯港2月進口量同比暴漲60%,零售商提前啟動旺季備貨,歐洲航線大船裝載率提升,船公司借機加收綜合費率附加費。
其三,成本壓力持續傳導。燃油價格攀升、碳排放新規實施(如歐盟碳關稅)及船舶租賃費用飆升(部分船型日租金達3.5萬美元),迫使航運企業將成本轉嫁至貨主。
市場反應:漲勢難掩“有價無市”
盡管船公司高調宣布調價,但實際成交價與官方報價存在顯著差距。美線現貨運價分化明顯,4月初FAK(均一費率)報價上漲500-800美元/FEU,但現貨市場僅漲300-500美元,部分貨代透露艙位仍較寬松。分析指出,4月正值美線長約談判季,船公司或借漲價策略增強議價能力。與此同時,部分貨主為規避海運周期延長及不確定性,已轉向中歐班列或空運,進一步削弱海運價格的全面上漲動能。
短期震蕩,長期承壓
短期內,4-5月貨量回升或為海運價格提供支撐,但歐洲航線受宏觀經濟疲軟拖累,漲幅料將受限。長期來看,2025年全球新船交付量預計創紀錄,供需矛盾有望緩解,海運價格或將回落。然而,地緣政治沖突、能源價格波動等不確定性仍可能引發新一輪波動。
海運價格的劇烈波動折射出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在成本壓力與需求復蘇的雙重博弈下,航運企業與貨主的議價能力將成為決定未來運價走向的關鍵變量。隨著新船交付潮臨近,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而地緣風險仍為最大“黑天鵝”。
- 上一篇:美國加征關稅引爭議
- 下一篇:2025第一季度中國進出口貿易,踏破復雜形勢勇毅前行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