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最新一期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出爐,連續五周下跌,不過周跌幅已收窄至1.71%,下跌30.2點至1733.29點。其中,歐線運價持平,地中海航線續跌7.04%;國際物流中,美西、美東則意外反彈,分別周漲5.03%、1.16%,這一走勢出乎業界意料。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國際物流領域,美線現貨市場運價持續走低,美西運價約在1700-1900美元/FEU,已接近聯盟船的成本線。目前,美西每大箱現貨市場運價僅1700美元,基本處于成本價水平,暫時得以企穩。
為穩定美國線運價,船公司紛紛采取應對措施,如空班、部分停航、大船換小船等。相比之下,美東運價降幅較小,目前現貨價每40尺柜約3200-3400美元,貨代業內預計仍有調整空間。
本周歐洲航線運價持平,盡管傳統旺季即將來臨,但目前貨量并無明顯變化。本月15日,船公司原計劃將每大柜運價調漲1000-3000美元,然而因有頭部船公司宣布漲價延至月底,月中漲價計劃大概率落空。目前已有大型船公司決定將目前現貨市場運價延續至7月底。
貨代透露,在國際物流中,大型船公司聯盟7月陸續調整運力以改善市場供需平衡、穩定運價。其中,海洋聯盟(OA)在第29至30周(14-27日)空班率高達37%;雙子星聯盟(GEMINI)改部署較小船舶;地中海航運(MSC)與PA聯盟空班率約14%,相對溫和。
關稅影響顯著,未來變數仍多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運力并未減少,運價走勢關鍵在于船公司的管控態度。美線運價止跌回升具有重要意義,除部分反映美國再次將關稅豁免延至8月1日外,也對整體運價走勢產生影響。
第三季傳統旺季的表現,需觀察美國對主要貿易國關稅貿易協議確定后的實際情況,以及關稅對終端消費的影響。關稅議題主要影響美國市場,對其他國家而言或許并非壞事,反而會促使企業積極開拓非美國市場的國際物流需求。未來變數仍多,目前第四季市況尚難預測。
預期7月9日到8月1日關稅暫緩期內,出貨可能會有所增加。至于未來市場狀況,仍需觀察美國與各國關稅貿易協議確定后的實際狀況。歐洲航線、南美航線等貨量未必會減少,船公司和其他市場參與者或會更積極開拓這些非美國市場的國際物流機會。船公司可能繼續采取空班或部分停航、大船換小船等措施。同時,船公司也會持續調整運力,以改善市場供需平衡、穩定運價。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