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航運咨詢公司德魯里(Drewry)編制的世界集裝箱指數(WCI)顯示已經下跌超16%。上海到鹿特丹、紐約、洛杉磯的三條航線下跌幅度是較顯著的。
3月中旬以來,國內部分城市實施了一系列封鎖措施,其中上海最為嚴格。這些封鎖措施直接阻礙了物流,減少了紡織廠終端用戶的需求。由于原材料供應不足和供應鏈中斷,許多下游紡織廠不得不減少產量。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后刪除)
國內大部分紡織的生產和加工廠位于浙江和江蘇省,這兩個省毗鄰上海。因此,伴隨紡織廠紛紛減產導致整個產業鏈疲軟和庫存增加。從上海的情況看,雖然部分行業生產企業在政府支持下已經從4月下旬開始復工復產,但可能并非所有需求損失都可以被追回。
越南服裝紡織廠面臨原材料短缺,訂單停滯
由于我國疫情控制,越南許多紡織廠面臨原材料和配件短缺,工廠和倉庫關閉,卡車交付緩慢,集裝箱卡車短缺。在談到中國制造的原材料短缺時,越南皮革、鞋類和手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強調影響嚴重。中方表示,空集裝箱運輸貨物短缺,工廠因疫情而停工,供應稀缺。紡織廠交貨進度放緩,無生產原料。
由于一些買家逐漸將訂單從中國轉移到該地區的其他國家,TYCompany(HCMC)首席執行官TonnuCatngoc女士說,包括越南在內的東南亞并不能保證沒有后顧之憂。中國是一個大型市場,出口紡織服裝行業的各種原料和輔料。為了對抗新冠疫情,他們停止生產,這意味著全球供應鏈繼續受到干擾。紡織廠如果能找到另一個貨源購買,單價會高很多,利潤無法彌補努力。
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的巨大下行壓力和疫情對線下消費的持續影響,許多品牌鞋服公司的銷售低于預期,導致整體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下降,終端消費風險低,消費疲軟。在消費疲軟的情況下,相關上市公司的門店擴張也在不斷萎縮,新品牌的發展也受到嚴重影響。
方證券分析師施紅梅此前表示,自3月份以來,全國疫情頻發對紡織廠的下游客戶品牌服裝終端消費產生了明顯負面影響。一方面,嚴格的防疫措施大大放緩了許多關鍵地區的線下關閉或客流。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在2020年揮重要作用的電子商務也受到當前物流及時性的限制,銷售交易和購物體驗都有一定的折扣。近期可選消費總體疲軟趨勢也反映了這種謹慎和悲觀的預期。
來源:外貿經理人、第一紡織網、越南經濟日報、鞋屆教授、ICIS、化纖邦、網絡
如有侵權告知刪除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400697961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在線咨詢